回响之外周年特刊 | 张鹏鹏:我见过未经剪辑的世界
©
回响之外
X
张鹏鹏
张鹏鹏是一个影像导演和制片人,跟她第一次见面是在探访「一回」沙龙场地时,恰逢她带着大阵仗去拍摄䒻园,那天䒻园里满是摄影器材和摄影师,于是极度期待他们拍出来的空间影像。
听张鹏鹏讲故事很有趣,那些曾经出现在新闻里的事件,就这样由一个人坐在你对面讲述其中的跌宕起伏。在武夷山的保护区里拍摄野生动物,跟着动物满山跑,学会了看天识别气象变化;去癌症村采访,受患病母亲的苦苦托付,把因先天心脏病生命垂危的幼童带到上海医治;去贵州的深山里拍穷困儿童,采访结束后买了几十双解放鞋送给他们……
△ 张鹏鹏 导演、制片人
“人生是一块画布,慢慢涂色,总能收获自己独特的色彩,并将其刻进生命的画框。”
在国内大型电视媒体工作了15年,当意识到内容的自由度无法实现时,张鹏鹏带着媒体人的情怀离开了,创办了自己的影像工作室「趣人」。因为机缘,认识了一批设计人,逐渐开始为空间讲述故事。
虽然非设计科班出身,但是职业的锻炼,让她拥有了绝佳的讲故事能力,捕捉光影的变化,以局外人的视角去看空间,反而不被空间所束缚,那些动人的场景逐渐流淌出来。
△ 概念宣传片
△ 张鹏鹏团队为孙建亚项目进行为期三年的纪录片拍摄
回响之外 ECHO
张鹏鹏 PENG PENG ZHANG
Q:请简述你的职业生涯经历。
张鹏鹏:在传统媒体做纪录片导演做了很多年,刚入行时做深度调查记者,对影像以及探索世界是有帮助的。后来对生活方式特别感兴趣,大概在06、07年,去了一家卫视做生活方式有关的影像,后面又去电影学院读书,还去了央视。我经历了传统媒体最辉煌的10年,也是我吸纳了最多东西的10年。
Q:有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的拍摄经历?
张鹏鹏:从杭州回上海的车上我思考了这个问题,脑子里哗哗哗就像电影一样,把我之前经历的事都过了一遍,确实有很多到现在还记忆犹新。我记得巴金老人最后去世的那一刻,去拍摄他的病房、他离开的那张病床,我在房间也坐了很久。在陕北的田间听过一段秦腔,在非常旷野的大片麦地里吃过一碗臊子面;在甘肃的岷山山脉,一阵风吹过,漫山遍野响起交响乐,是牦牛脖子上的铃铛的声音,简直太美妙了,我就在那欣赏了一下午。
△ 刚工作时在内蒙赤峰拍摄
Q:对你的职业影响比较大的瞬间?
张鹏鹏:有一年我们拍楚河汉界遇上黄河坍塌,黄河改道,从两岸的沟渠冲得很高,几十米,村民当时跟我们在聊,毁坏的文物,淹没的村庄……大概有好几十个村民围着我们4-5个人,结果正说着突然真的就塌了,离我们20米的样子,很危险非常近。
前面那一波村民一下子冲过来,当然我我还是考虑了一下要赶紧跑,结果我们摄影师特别镇定,他在前面过来说没事,他说能拍我就拍。后来他是最后一个撤回来的。那么简短的两句话,对我职业生涯还是很有冲击的,为拍到好东西不惜一切的,危急时刻你必须这么做,后来片子效果挺好的,真的是因为他拍到了很多很珍贵的那一刻的东西。
Q:这些拍摄经历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张鹏鹏:我拍过很多人物,从他们身上能汲取特别多的力量,我对每个人的人生状态特感兴趣,而且我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故事,再普通的人我都能从他身上看到闪光点,这些练就了一种敏锐感,后来就开始对动物和植物发生兴趣,其实都是一种观察。我现在遇到一些很打动我的人,依然是充满激情、深度理解,然后热泪盈眶。这些共情能力大概就是职业积累给我的。
上:在武夷山溪水中拍摄
下:跟向导在荒野中架设红外摄影机
Q:为什么会去拍动物纪录片?
张鹏鹏:我想如果我喜欢做纪录片,最高的境界就是去挑战野生动物。这个是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,只是看过Discovery或BBC,事实上那个是非常难的。2019年一年都在做这件事。在武夷山深山的无人区里,50年里完全没有人进去的地方。时间久了学会了看天气,每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,看一眼山里的云和雾。因为天气预报对山里是没用的,它有自己的小气候。当地的向导告诉我们在哪片区域里哪些动物经常出没,他们爬山速度很快。经常带着大家在山里飞奔,我们有时候蹲守,有时候要满山找寻蛛丝马迹。在山里会有很多危险的事,比如有的人被蚂蟥咬,浑身都是,旁边人还笑着说,转头一看自己身上也是一堆。
△ 喝山泉水、啃生海带,拍摄的过程也是与世界亲密接触的过程。
Q:屏幕里的真实世界与你感知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吗?
张鹏鹏:太不一样,必须得感知,屏幕里太局限,我甚至是很排斥看短视频的。比如你找一条路,怎么找到的,这些都是过程。真实的世界要深度体验,吃的东西,闻到的气味,跟街边的人打招呼,跟卖水果的问个路。比如我从人民广场出发,走一天到朱家角,走到时已经日落了,我们坐在放生桥上,在石榴树下喝二锅头……我热爱骑行,骑行中感受到的风和在车上把窗户打开吹到的完全不同。
我骑行去过莫干山,住在一个杭州记者开的小旅馆里,那时候莫干山还没什么民宿。大雪天山上所有的东西都冻住了,没吃的也没水,我们就挖点雪去煮,这些细节都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。
上:骑行天荒坪的途中遇见几只大鹅
下:骑行海南全岛,遇见摄人心魄的光
Q:作为影像导演,你接触过很多“原始”的美,未被剪辑过的,在你看来这种真实的美是什么?
张鹏鹏:大众看到的很多东西可能是已经被人设计过的,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自然而然的东西。比如你去到大自然,不会觉得不美,任何一个植物没有美丑之分,它就是那样的存在着,它在生态链里有自己的价值。
Q:我发现你的讲述中有很多的细节,所以故事就特别动人。很多人好像挺缺乏这种细节的表述。
张鹏鹏:对,没有细节就没有办法表现情绪,好多事只有经历了才会真的观察,甚至上升到洞察这个阶段。今天早上我听播客的时候,有一个老师问了好多成年人,他说你们有一些什么失败的经历吗?大多数人都不知道,没有,人生的路还是比较扁平的。我不觉得失败是一个特别贬义的词,失败会带来很多新的洞察。
△ 拍摄现场
Q:你的洞察力很强,是如何培养的?
张鹏鹏:有先天的部分,我很小的时候在农村生活过几年,跟自然的接触是一个非常单纯的碰撞的过程,它练就了我的感知力,职业上的经历也让我的维度变得更宽广。
独处、观察、思考,有时候就静静看云,可能也就5分钟。我经常会去看天气,看云的变化,其实云你随时随地可以看,英国有一个赏云协会,挺有意思的。比如说在我家的窗口,窗口的树每天都在变化,我和猫一起看树上的鸟,我每天早上起来在那喝一杯水,就会发现中间叶子又冒出来了,其实就是一些细节。
你在房间里看那些光线,你去到任何一个房间里,只要它有光的部分,每一时刻都不一样的变化。
上:旅居大理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云
下:武夷山的鸟儿,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
Q:AI会让你们这个行业中的一些人被淘汰吗?
张鹏鹏:今天我问我们公司的年轻人,我说你们会被AI淘汰吗?他们都沉默了。去年的某一天我刚接触AI的时候,我就自己做了一幅画,我说了几个关键词画面一下就出来了,我都呆了,我说完了,分镜师绝对要失业了,因为出来的画面,就是导演想要的。
△ 张鹏鹏团队拍摄的设计人物故事
Q:为什么会转向室内空间影像?
张鹏鹏:我一直希望深耕垂直领域。因为之前做生活方式的原因也接触一些家居行业的媒体人,认识了一些设计师,觉得跟设计师们聊天挺愉快的,作为创意人还是有一些共通的地方,所以疫情后就开始探索这个领域。
Q:空间影像与之前拍动物、城市、人有什么区别?
张鹏鹏:以前不管拍哪类纪录片,都要跟时代相关,要跟很多元素相关,要有故事线等等,空间影像更纯粹。另外,空间并不会自己讲话,所以每次拍摄勘景我会在空间里坐很久,去感受。我坐在那,如果能够跟这个空间对话,我觉得这就是我要拍的东西。我就是静静坐着,也不需要谁来跟我介绍,一旦我觉得我的感受到了,我就知道这个空间性格在哪里,就像一个人一样。
△ 空间拍摄现场
Q:原来做纪录片的时候,你是避免让自己带入情感的,你一定要站在一个公正的新闻性的视角上去看待这件事情,去记录它。这点跟现在的工作很不一样。
张鹏鹏:对,因为拍媒体纪录片的时候,不是纯粹个人表达,要给大众呈现、传播,怎么让大众能接受,是不能在情感上有太多的偏颇。现在拍空间,其实我要告诉自己要带入情感,坐在那就是带着情感去体验这个空间,最终呈现出来的肯定有我感受到的情绪氛围和美。
Q:你的角度看空间,看的是什么?
张鹏鹏:在空间里,设计师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在哪儿。这个空间跟自然、跟情绪、跟周围的一切关联性是什么。我们拍摄各地的空间,通常都会把房子所在的位置四面八方都走一遍,重庆也好,苏州也好,胡同、山区,还是在杭州的西湖边也好,房子的气质都不一样,跟我的拍摄也会很有关联。
△ 张鹏鹏团队记录的空间故事
#设计影像故事计划#
「回响之外」联合趣人旗下品牌设视度(以设计内容为核心的高端影像品牌)推出#设计影像故事计划#,我们将进行设计师、设计工作室走访,通过访谈激发设计师的思考,形成具有品牌性、故事性的影像纪录。
不论是人物短片、品牌宣传、空间叙事,我们都拒绝公式化的镜头语言,根据人物个性和空间特质,用最真切的影像故事,带领观众走向设计的最深处。
如您有新鲜有趣的故事想要讲述,欢迎添加文末编辑部微信,跟我们一起拥抱真实的世界。
©
特别策划|回响编辑部
平面设计 | 王津、俊儿 排版 | 子溪
图片提供 | 张鹏鹏
监制 | JAY
新媒体运营 | JEAN
品牌运营 | 子溪、侯雨
往期精彩回顾
回响读书会 | 我们好像已经失去了园林
豪宅先锋设计力 | 张萍:在母亲节谈“时间设计”
回响之外周年特刊 | 杨淞:“真实”与“虚拟”,取决于你相信什么
©
扫码添加「回响之外」编辑部官方微信
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